开创一代画风的画家,创造了特有的山水画风格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其线条应用,破格而不野,跌宕而韵致,爽而糯,坚而柔。他的皴染极富变化,虚实相间,干湿浓淡相宜而见墨韵。吴养木画山,无论是江南坡山,雁荡奇山,三峡峻险之山,用笔用墨用色随物象、意象而变,极具质感。他画泼墨山水,善用凌厉之笔提神,赏读他的画,深为画面透出的吴韵悠悠之情而神怡,心灵为之震撼!
不惑之年的吴养木,有一次,偶然在画友家见到一幅陆俨少的山水长卷,那笔墨气韵,简直无人能与之相近,他这才真正领悟到了学无止境的深远。此后又一日,他游太湖写生,日落将返时,蓦见巨山横亘湖面绵延数里,再细细观察之,原来是天际褐色云层呀。于是他联想道:云既可观作山,山又何尝不能观作云呢?作画亦然如此――要不断进步,除了要变,还应“思人所未思,游于象外,精于传统,亦可反其道而行之”。
从此,他一改画风,大胆创新将传统国画技法“用过头”――在透视、比例、形态、色彩等都不准确的情况下,让整个画面形成一种新的视觉效果,由此产生比传统画“更高层次”的艺术境界。他的一幅《青山绿水人家》,即是以清代王原祁,明代文徵明笔法为主,集诸家技法而合成的;另一幅《江南秋色阔》全图树石不分,舟楫屋舍不成形,浅绛设色,青赭不为状囿,即“不辨其状,而辨其韵”。
四十多年来,吴养木先生一直注重创新,迄今为止其创新技法约有八百多种,此类画作百十来幅。北京故宫博物院资深书画鉴赏家徐邦达先生,在看了他二十多幅册页后,感慨地说:“您的作品与众不同,真是新国画的精英啊!”1980年9月,苏州博物馆曾举办过他的创新画展,同行反响相当热烈,沪宁各地不少画家闻讯后,特地赶来观摩,欣赏。
吴养木先生在中国画坛的重要影响,除了他卓越的艺术成果外,还在于他承前启后,开创一代画风,培养了大批人才,他长期从事艺术教育,如今桃李满园,芳菲天下。
关键词: